當黑金變成白菜 山西煤企巨頭相繼自救
2015-11-04 來自: www.13261.cc 瀏覽次數:2255
當“黑金”變成了“白菜”,煤炭行業在寒冬中愈陷愈深,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風采。山西各大煤企深陷虧損困局。
2015年7月24日,晉煤集團***審議通過了《晉煤集團薪酬調整及集團機關和經費包干單位內部休假暫行管理辦法》和《晉煤集團停薪留職管理辦法》,這是山西家公開宣布停薪自救的大型煤企。
日前,山西另一煤企巨頭潞安集團公布了《潞安集團員工停薪留職管理辦法》和《潞安集團內部休假暫行管理辦法》。
對此,潞安集團表示,面對國內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嚴峻形勢,集團公司面臨的生產經營壓力日益加大。為進一步優化員工隊伍,至上而下釋放壓力,實現員工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暢通渠道,從而提升用工效率,達到“降本增效”的最終目標。
現在煤炭行業整體虧損嚴重,越來越多煤企正在通過降薪,鼓勵員工休假,以及像潞安集團這次實施停薪留職,來降低成本,希望能夠在這輪行業寒冬中活下去。
山西省***衛虎林表示,對于潞安集團實行停薪留職的辦法,并不報以很樂觀的態度,以此種方式來解決煤炭行業遇到的困難是杯水車薪的。他認為此時***應該做的是對現有員工進行企業轉型方面的有關培訓,以及員工重新步入社會后的一些職業技能。
此外,中國新聞網援引同煤集團內部人士稱,目前同煤集團還沒有出現停薪留職的跡象,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員工的工資正在逐漸降低。
2015年兩會期間,同煤集團董事長張有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越來越多的資源枯竭,老國有煤礦由于缺乏扶持政策,破產后不能解決社會職能分離及人員***分流安置,無法實現正常退出,特別是隨著近幾年煤炭市場的持續下滑,這些老煤礦虧損更加嚴重、雪上加霜,企業負擔越來越重。
實際上,在此前已有部分中小型煤企通過降薪裁員等方式來降低成本,甚至有一批因抗不過煤炭寒冬不得不倒閉;而對于大型煤企,一般不會輕易裁員,因為不利于社會穩定。通過降薪,鼓勵員工休假以及實施停薪留職的辦法降低成本,將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現象。
今年以來,煤炭需求下滑,產能過剩,全社會庫存居高不下,持續下跌,讓從“沸點”到“冰點”的山西煤企苦不堪言、深陷虧損困局。1-8月份,山西***煤企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平均降幅近七成左右。
此外,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4年7月起,煤炭全行業連續虧損,2015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行業虧損40.62億元,利潤同比減少60.74億元。雖然2015年8月份山西省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速結束了連續12個月負增長態勢,但該省工業經濟總體上仍處于***困難時期。
山西煤炭發展的黃金十年,暴利的煤炭像磁石一般吸引著各種資源,它給煤炭大省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也擠出了民營經濟,終結了一度輝煌的輕工,并使大而不倒的成為了轉型的沉重包袱。
眼下,山西正向建設“***綜合能源基地”的方向邁進,今年以來,煤炭需求下滑,產能過剩,全社會庫存居高不下,持續下跌,讓從“沸點”到“冰點”的山西煤企苦不堪言、深陷虧損困局。1-8月份,山西***煤企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平均降幅近七成左右。
此外,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4年7月起,煤炭全行業連續虧損,2015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行業虧損40.62億元,利潤同比減少60.74億元。雖然2015年8月份山西省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速結束了連續12個月負增長態勢,但該省工業經濟總體上仍處于***困難時期。
山西煤炭發展的黃金十年,暴利的煤炭像磁石一般吸引著各種資源,它給煤炭大省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也擠出了民營經濟,終結了一度輝煌的輕工,并使大而不倒的成為了轉型的沉重包袱。
眼下,山西正向建設“***綜合能源基地”的方向邁進,比起之前“全國煤炭能源基地”的定位,的不同在于,變輸煤為輸電?;蛟S,這是山西扭轉經濟頹勢,***現實的選擇。
6月29日,跨越1000余公里、途經6省的“晉北-南京”特高壓工程在朔州開工。這是首條以山西為起點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后將為山西增加800萬千瓦的外送能力,為江蘇減少2000余萬噸的煤炭消費。從黑色煤炭到綠色煤電,一破一立間,困擾山西多年的發展瓶頸正在“解凍”。比起之前“全國煤炭能源基地”的定位,的不同在于,變輸煤為輸電?;蛟S,這是山西扭轉經濟頹勢,***現實的選擇。
6月29日,跨越1000余公里、途經6省的“晉北-南京”特高壓工程在朔州開工。這是首條以山西為起點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后將為山西增加800萬千瓦的外送能力,為江蘇減少2000余萬噸的煤炭消費。從黑色煤炭到綠色煤電,一破一立間,困擾山西多年的發展瓶頸正在“解凍”。
來自山西經濟日報10月22日消息稱,山西大同煤礦集團成功重組中電投漳澤電力,成為山西煤電聯營成功范例。重組后,漳澤電力3個月內減虧2.6億元。在目前煤電市場“翻轉”的情況下,電力產業成為大同煤礦集團的有力支撐。
目前,山西省20萬千瓦及以上主力火電企業中,有30戶實現以股權為紐帶的煤電聯營,裝機容量占比75%。未實現煤電聯營的企業全部與省內煤炭企業簽訂長期協作合同。山西省經信委副主任冀明德表示,煤電協調發展使電企有了燃料保障、煤企有了穩定用戶,利于推進山西“輸煤輸電并舉”戰略,加快建設綜合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