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全硫有哪幾種方法可以測定?各有什么利弊?用艾氏卡法測定煤中全硫的原理是什么?其方法要點如何?
2015-07-31 來自: 鶴壁市博云天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850
煤中全硫有哪幾種方法可以測定?各有什么利弊?
測定煤中全硫經典的方法是艾氏卡法。該方法系德國人艾氏卡于1874年研發制定的,到目前為止,該法仍是***上通用的標準方法。其優點是準確度高,一次可測定20個單樣。其結果可作為仲裁用。但缺點是測定周期長,第二天才能獲得結果。
測定煤中全硫的另一種方法是高溫燃燒法。它又可分為高溫燃燒酸堿中和法、高溫燃燒庫倫法和高溫燃燒光譜法。此類測硫方法的有點是速度快,在極短時間內(20~30min或3~5min)就能得到測定結果,目前已有不好***將此類方法列為***標準。但這些方法的缺點是精度不及艾氏卡法高,不過在日常測定中它們的精度一般也能滿足需要,但不能作為仲裁分析用。
用艾氏卡法測定煤中全硫的原理是什么?其方法要點如何?
艾氏法測定煤中全硫時,是用艾氏混合劑(簡稱艾氏劑,由1質量份的碳酸鈉和2質量份的輕質氧化鎂混合而成)與煤樣混勻后緩慢燃燒,使煤中的硫分轉化為硫酸鈉和硫酸鎂。它們的反應機理雖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但一般可作如下推測:加入氧化鎂能防止硫酸鈉在較低的溫度下熔化,使煤樣與混合劑保持疏松狀態,從而增加煤樣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把煤樣逐漸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析出。煤被氧化的同時,煤中的有機硫也隨煤炭結構的破壞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及少量的氨氧化硫。上述硫的氧化物再與碳酸鈉作用,轉化為亞硫酸鈉及硫酸鈉,前者在空氣中的氧的作用下又轉化為硫酸鈉。此外,硫的氧化物也有可能直接與氧化鎂作用,生成硫酸鎂和亞硫酸鎂,亞硫酸鎂在空氣中的氧的作用下也氧化成硫酸鎂。原煤中的硫酸鈣等也將與碳酸鈉進行復分解反應,轉化為硫酸鈉。也有人認為氧化鎂還有催化作用,能與氧作用而生成過氧化酶,過氧化酶再放出氧,使煤樣得到充分燃燒。
其方法要點是把艾氏混合劑與煤樣混合后,緩慢灼燒,使煤中硫分全部轉化為硫酸鹽,加熱水溶解,在***酸度下加入氯化bei溶液,使可溶性硫酸鹽全部轉變為***沉淀,稱出***質量,即可算出煤中全硫含量。